污泥处理与蚯蚓分离立体框架专利技术
项目 | 内容 |
---|---|
实用新型名称 | 便于分离蚯蚓的污泥处理框架 |
证书号 | 第19170208号 |
专利号 | ZL 2022 2 3553242.2 |
申请号 | 2022235532422 |
专利申请日 | 2022年12月29日 |
授权公告日 | 2023年06月16日 |
授权公告号 | CN 219194775 U |
专利权人 | 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俊伟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屯村沿港路368号 |
分类号 | C02F11/00(2006.01)I |
专利代理机构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专利代理师 | 尹英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分离蚯蚓的污泥处理框架,包括底座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框架,所述框架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有多层储存单元,每层储存单元分别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可活动地设置有污泥处理框。本方案将污泥存储空间立体化,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控制密封罩内的温度和透气性,使蚯蚓自动转移至新料腔内,实现蚯蚓、污泥和蚯蚓粪的分离,另外污泥处理框内的新、旧料腔面积相同且可相互转换从而实现污泥处理框及框内蚯蚓的循环利用,无需过度搬运,提高工作效率。 |
总结
该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污泥处理框架,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效地利用蚯蚓处理污泥,并能便捷地将蚯蚓与处理后的产物(蚯蚓粪)分离。设计上采用多层立体结构,极大地提升了单位面积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巧妙地控制各处理单元内的温度和透气性,引导蚯蚓从已处理完的旧料区自动迁移到新料区,从而实现了蚯蚓、污泥和蚯蚓粪的自动分离。此外,其处理框内的新旧料区可相互转换,支持循环利用,减少了物料搬运的复杂性,显著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应用场景
该设备主要适用于需要进行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场合。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1. 市政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脱水后的市政污泥,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有机肥料(蚯蚓粪),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2. 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可用于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与污泥的混合物料,进行生物转化。
3. 生态农业与园林绿化:生产的蚯蚓粪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有机种植和园林养护;分离出的蚯蚓可用于繁殖或作为高蛋白饲料。
4. 环保工程项目:作为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核心设备,应用于环境修复和生态循环项目中。